軋機滾動軸承失效模式及對策
1.溝道單側極限位置剝落失效及對策
溝道單側極限位置剝落,其特征為溝道和擋邊交界處有嚴重的剝落環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運行中的瓦房店軸承沒有安裝好或突然的軸向超載造成的。要保證軸承的位置正確,或者把外圈的配合調整成間隙配合,以便在軸承過負荷時能對其進行補償。在不能保證安裝位置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油膜厚度(例如增加油的粘度)、降低軸承載荷等方式來實現。
2.溝道在圓周方向呈對稱位置剝落失效及對策
對稱位置開裂是指內圈為周圍環帶開裂,而外圈為周向對稱位置開裂(也就是橢圓的短軸方向),這主要是由于軸承箱孔橢圓過大造成的。在軸承箱內,如果軸承被擠壓到一個橢圓形的孔洞內,則會導致外環出現橢圓形,并且在短軸方面上的游隙顯著減小,甚至為負值。當受力時,軸承內圈轉動并形成圓周狀剝離紋,而外圈則僅在短軸方向上對稱地形成剝離紋。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對軸承箱的內孔進行精密的加工。
3.滾道傾斜剝落失效及對策
當軸承工作表面傾斜角度達到或超出其極限值時,極易產生劇烈的磨耗和剝落。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安裝不當,軸有撓度,軸頸與殼體之間的孔位不準確。應該保證軸承的安裝質量,減少軸肩和軸孔肩的軸向偏移,增加油的粘度,使油膜變厚。
4.卡傷和磨損失效及對策
卡傷是因在導軌表面局部形成的微波灼傷累積而造成的一種表層損傷。常見的有滑道面和滾動面在圓周方向上出現的線性損傷,在滾子端面上出現的擺線損傷,在滾子端面附近出現的軸環表面出現的卡傷。導致這類故障的主要因素有:過負荷或預壓過大,潤滑不良,異物咬入,內外圈傾斜,軸向偏移,軸承座精度差等??梢圆扇∵m當的預壓調節,改進潤滑方式,提高軸承及軸承座的精度。
5.壓痕失效及對策
被咬入的金屬粉塵、外來物質,在滾道表面上造成凹陷,或因安裝過程中的撞擊,使滾動體滾道表面出現凹陷,從而使滾道表面出現凹陷。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主要有:在裝配和運輸時,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產生了較大的沖擊負荷。需要改進的是密封性、濾油性、裝配和運輸方式。
通過對其破壞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就可以使其達到設計的使用壽命。由于主配合部件的制造精度,安裝質量,使用條件,潤滑效果,外部異物侵入,熱影響,以及主機突發故障等原因,都會造成軸承的不正確使用。在此基礎上可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提高軸承的壽命。